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(54)-离合真邪论篇之补泻手法、治证时机、常人之辨别 (第8/10页)
以候地,天以候天,人以候人。调之中府,以定三部。 故曰:「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,虽有大过且至,工不能禁也。」株罚无过,命曰大惑。反乱大经,真不可复。用实为虚,以邪为真,用针无义,反为气贼,夺人正气,以从为逆,荣卫散乱,真气已失,邪独内着,绝人长命,予人夭殃。不知三部九候,故不能久长。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,因加相胜。释邪攻正,绝人长命。邪之新客来也,未有定处。推之则前,引之则止,逢而泻之,其病立已。 倪师注: h帝问,补泻的作用何在? 岐伯回答道,这是在攻击病邪时取用的。急速出针以去除过多之血瘀,以求正气回复。亦即在病邪刚进入T中,尚居无定所之时,利用针法推动真气,则其向前进,用导引法其病邪必静止,若反其道而行,止造成血邪内郁,邪气不出也。若发现络上有瘀血,必速以放血,其病可立癒。 课堂笔记: 1.「补泻奈何?此攻邪也。」补泻的目的是做什麽?补泻是为了攻邪,我们要去邪。十二经气之补泻原则就是「实则泻其子,虚则补其母」。 2.「疾出以去盛血,而复其真气。」如果身上如膏肓和四肢受伤或扭伤,产生了血症,即有瘀血堵道,记得要先把血要放掉,统统用火罐cH0U掉。瘀血要先去,病人康复的效果绝对b你吃药来得快。 3.如果瘀血在内臓,不可能用火罐去拔,只能开处方吃药了,看淤血在哪个地方。 二十七-4、常人之辨别 原文: 帝曰,善。然真邪以合,波陇不起,候之奈何? 岐伯曰,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。察其左右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