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海厦仙师教我黄帝内经_(48)-蒆气法时论篇之一:五味之药X、病於四时之变化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(48)-蒆气法时论篇之一:五味之药X、病於四时之变化 (第10/13页)

─他不会感冒的,很好玩,心脏病的人不会感冒,你给他衣服穿多了会感冒。结果病人在冬天的时候每天中午胃口大开,一直在吃。我还没教你药,光是这个动作,心脏病就被治好很多了。

    12.「心脏病者,愈在戊己。戊已不愈,加於壬癸。壬癸不Si,持於甲乙,起於丙丁。」心脏病的人愈在戊、己,因为戊、己是土。如果土日没有好,病情碰到壬癸日时会加重。如果壬癸没有Si,在甲乙日会持平,因为木生火,为相生的节气。在丙丁日又会再心脏病,又重来一次。刚刚讲的是节气,春夏秋冬四季,现在是讲天,丙丁日。

    13.「心病者,日中慧,夜半甚,平旦静。」心脏病在中午的时候看得最清楚,因为心臢为火。半夜和晚上即亥时和子时为水,水克火,故亥时和子时是发心脏病最严重的时候。平旦即早上的寅时卯时,为木,木生火,不心臓此时是平静的,即病情持平。

    *《灵枢经》曰: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是气之常也,人亦应之。以一日分为四时,朝则为春,日中为夏,日入为秋,夜半为冬,故自得其位而慧,至其所不胜而甚,至其所生而静也。

    14.「心yu耎,急食咸以耎之。用咸补之,甘泻之。」因为水克火的关系,当心太坚时,我们要用咸来软坚。用粗盐最好。

    *心为火臓,心病则刚燥矣,故宜食咸以耎之。咸味下泄上涌而从水化,能泄心气以下交,涌水气以上济,水火既济,则心气自益。火yu炎散,以甘之发散而泻之。

    15.「病在脾,愈在秋。秋不愈,甚於春。春不Si,持於夏。起於长夏。」病在脾土,病人会在秋天痊癒。秋天如果没有好,春天的时候加重。春天活下来了,病情会在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